手机站 | 网站导航 | 反馈投诉
历史上娶了二婚女人的名人-二婚幸福的名人例子_1
2024-09-26 15:00:33      点击:
历史上娶了二婚女人的名人?二婚幸福的名人例子_1

  历史上著名的二婚女人们!二婚成就了她们!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许多人观念中认为女人第二次婚姻往往比不上第一次婚姻,通俗的讲就是女人二婚就掉价了。然而今天我们却要来说说历史上几位经历过二婚,结果反而成为人生大赢家的女人。从她们的经历中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新的启发。

  西汉时期,一个叫王娡的女人嫁给了一个金王孙的农民,两人婚后不久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金俗。王娡和金王孙的这段婚姻和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夫妇一样,日子过得平淡无奇。后来,王娡的母亲遇到一个算命先生,那人给王娡看相后断言王娡将来会成为大贵之人。一般人听到这种话往往也是一笑了之。可王娡的母亲却要求女儿立即与金王孙离婚,并强行将王娡接回了娘家。

  当时太子东宫正在对外招聘宫女,王娡的母亲便托人将女儿送进东宫。一次偶然情况下,太子刘启看到了天生丽质的宫女王娡,当即感到心动不已,于是就将她收为侧室。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太子刘启继承帝位,是为汉景帝。一年后,王娡为皇帝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彻。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太子刘彻登基称帝,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汉武帝。汉武帝的母亲王娡自然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太后。

  就这样,王娡从一位离异农妇,到成为王美人(太子侧室封号),再到成为王夫人(皇帝妃子称号),最后登上了大汉王朝皇太后之位。传奇人生,莫过于此。

  王娡的人生经历虽说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与接下来要说的这位二婚女人相比,却还略有差距,她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个妃嫔,封号“才人”。然而精明的武则天却在唐太宗晚年的时候与太子李治发生了亲密关系。唐太宗去世后,按照惯例,武则天和太宗的其他妃子一样,都要出宫到佛寺中削发为尼度过余生。然而,此时已成为皇帝的李治却对武则天余情未了,于是便将她留在自己身边封为“昭仪”。

  武则天精明能干且心狠手辣,她利用皇帝对她的宠爱不断施展手段,打击自己的对手。经过许多年经营,武则天不仅成功登上了皇后之位,还一手掌控了朝政大权。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先后废黜掉自己两个当皇帝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690年,武则天篡唐称帝,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进入了长达十五年的女皇统治时期。

  接下来要说的第三位二婚女人没能像王娡那样成为皇太后,更没能像武则天那样成为女皇。但她的名字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她便是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

  杨贵妃原本是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两人共同生活了多年。有一次宫廷宴会上,唐玄宗突然发现寿王的王妃,也就是他的儿媳妇杨玉环长得国色天香,美艳绝伦,实在令人怦然心动。宴会结束后,杨玉环的影子却在唐玄宗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唐玄宗最终还是不顾天理人伦,将杨玉环纳入到自己的后宫。寿王李瑁被自己的老爹,同时又是大唐的天子横刀夺爱,心里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杨玉环进宫后很快就被册封为贵妃。皇帝对她的态度用一句最贴切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然而,就在杨贵妃成为唐玄宗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个人的时候,一场“安史之乱”却改变了一切。当时随唐玄宗败逃蜀中的唐军将士们认为杨贵妃乃祸国红颜,强逼唐玄宗将其赐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一代绝色美人自此香消玉殒。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成为人生赢家的二婚女人叫刘娥,其身世与王娡有点类似。

  刘娥自幼父母双亡,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长大后,为生活所迫的刘娥成了一个倡家女,以唱歌表演为生。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叫龚美的银匠,生活依旧过得相当贫苦。龚美是个没出息的男人,自己不赚钱,却认为老婆是“拖油瓶”,最后竟然像卖一件物品一样将刘娥卖给了他人。不过这一次买卖却彻底改变了刘娥的人生。当时买下刘娥的是襄王宫指挥使张耆,他见刘娥长得很漂亮,于是就借花献佛将刘娥献给了襄王赵恒(宋太宗第三子)。

  997年,宋太宗驾崩,当时已是太子身份的赵恒承继大统,是为宋真宗,刘娥也随之进入宫中服侍皇帝。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深得宋真宗宠爱的刘娥从一个没有名分的宫廷侍女,逐步晋升,最后成为了宋真宗的皇后。她经常陪伴宋真宗处理政务,深得真宗的倚重和信任。

  1022年,宋真宗驾崩,年仅十三岁的皇子赵祯继承皇位,是为宋仁宗。按照宋真宗的遗诏,刘娥被尊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分。不久后,刘娥就正式开始临朝称制。在此后十一年时间里,刘娥一直是大宋王朝的实际统治者,以至于当时许多人都在私下议论刘娥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1033年,刘娥病逝。《宋史》上对她的评价是“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

  从王娡、武则天、杨贵妃、刘娥这四位女性的经历来看,女人会不会掉价的关键并不是二婚,而是二婚选择的对象是让自己变得升值,还是让自己变
历史上权臣篡位?古代大臣为什么不篡位

  在皇帝——权力——大臣的政治格局中,权力就像是一台天平的指针。指针偏左,可能会出现独裁皇帝;指针偏右,多半要产生傀儡皇帝。因为有命无运、有名无实、有位无权,所以,傀儡皇帝大都被权臣搞得很郁闷,很狼狈。在历代傀儡皇帝中,被人挟持的有之,被人废黜的有之,被人幽禁的有之,被人砍头的有之;但是,被人当众警告,当众臭骂,当众殴打,甚至被人当众指责“谋反”的,恐怕也只有东魏的孝静帝了。

  孝静帝(524-551),名叫元善见,祖父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父亲是清河王元亶。北魏末年,高欢操控了生杀予夺大权。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决裂,于是逃离洛阳,投奔了宇文泰。元修走后,高欢任命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全权处理国家政务。元亶还没即位,就“出入已称警跸”,而且刚愎自用,惟我独尊,不把高欢放在眼里。鉴于此,高欢把元亶赶下台,另立元亶的世子元善见为帝,改元天平。这样以来,北魏同时出现了元善见和元修两位皇帝,从而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网络配图

  东魏初期,时局动荡,烽烟四起。东面兖州、青州的起兵,西面西魏的宼掠,南面萧梁的进攻,这种复杂的局势,是十一岁的孝静帝所无力应付的。再者,父亲的废立遭遇,也让他学会了隐忍,一切惟高欢之命是从。不久,东魏都城从洛阳迁到了邺城。当时,邺城出现了一首童谣:“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青雀,暗指孝静帝;鹦鹉,暗指高欢。这首童谣,形象地道出了北魏皇权的一败涂地和少年天子的艰险处境。孝静帝从即位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无法摆脱傀儡皇帝的屈辱命运。

  高欢的野心很大,但他是靠讨伐叛逆、复辟君位起家的,所以不敢轻易篡位称君。孝静帝自幼聪明,几年的傀儡生涯使他更懂得人情世故。为了拉近与高欢的距离,天平四年(538),孝静帝主动提出立高欢的二女儿为皇后。对此,高欢“前后固辞”,孝静帝死缠硬磨。直到兴和元年(539)五月,孝静帝才如愿以偿地成为高欢的女婿。此后,高欢表面上对孝静帝还算恭谦,孝静帝也成长得有胆有谋,文武双全,《魏书》称他“好文学,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大有“孝文之风”。

  武定五年(547),高欢去世,高澄承袭父职,继续把持着东魏朝政。如果说高欢还算有点良知的话,那么,高澄简直就是蛮夫,就是野兽。在高澄看来,东魏的江山是高家打下来的,皇帝也应该姓高。高澄的目的,就是要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为了控制孝静帝,高澄提拔心腹崔季舒当黄门侍郎,监视孝静帝的一举一动,并随时汇报。有一次,高澄写信问崔季舒:“痴人比复何似?痴势小差未?宜用心检校!”意思是说,皇帝比以前如何?痴癫情况好些了没?你可得给我用心盯着!此后,孝静帝处处受高澄掣肘。

  武定七年(549)四月,高澄趁“侯景之乱”,攻陷了萧梁不少城池,孝静帝被迫封高澄为“相国,封齐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有了功勋,有了高位,高澄的篡逆之心更加膨胀,对孝静帝的欺辱、羞辱和侮辱也变得肆无忌惮。据《资治通鉴》记载:“帝尝猎于邺东,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曰:‘天子勿走马,大将军嗔!’澄尝侍饮酒,举大觞属帝曰:‘臣澄劝陛下酒。’帝不胜忿,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生为!’澄怒曰:‘朕,朕,狗脚朕!’使崔季舒殴帝三拳,奋衣而出。”

  网络配图

  马骑快了,就要受到警告;敬酒不吃,就要挨骂遭打。拓跋珪当年的雄姿,拓跋宏昔日的风采,随着北魏皇权的旁落,如今已是荡然无存。但是,孝静帝绝不是懦夫。尽管他身为傀儡,尽管他无力抗争,但“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生为!”的这句话,就足以看出孝静帝秉持着宁肯亡国,也不接受小人摆布的决心和勇气。“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此时此境,孝静帝咏颂谢灵运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受辱后的自我解嘲,同时也是反击前的振臂高呼。不在屈辱中沉默,就在屈辱中爆发!

  这首《抒怀》,是当年谢灵运起兵前的战斗檄文。韩亡子房奋,是说张良行雇人锤击秦始皇,立志为国报仇;秦帝鲁连耻,是说鲁连以魏国屈从于秦昭王为耻,主张联合抗秦。侍讲大臣荀济,显然听出了孝静帝的心声,于是与元瑾、刘思逸等人密谋讨伐高澄,以解皇帝之危。由于朝中尽是高澄的耳目,他们便选择了“地道战术”,即在皇宫日夜挖掘通往城外的秘密通道,计划与孝静帝逃出皇宫后,组织天下兵马,与高澄决一死战。可是,当地道挖到城门附近时,守门军官听到地下有响声,便上报了高澄,荀济等人被抓。

  “陛下为什么要谋反?”高澄带兵入宫,逼问孝静帝。“我们父子两代为国家忠心耿耿,有什么地方对不起陛下呢?这一定是你身边的侍卫和嫔妃怂恿你这么干的!”高澄说罢,便示意左右捕杀胡夫人和李嫔。孝静帝义正词严的说:“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子反叛君王,没听说君王反叛臣子。你自己要谋反,又何必指责我呢!杀了你,社稷就会安定!不杀,国家就会灭亡。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何况是嫔妃!想弑君叛逆,看你的时间!”(《资治通鉴》)高澄被孝静帝驳斥得哑口无言,连忙磕头,大哭有罪,并连夜摆酒谢罪。

  孝静帝的话虽然很经典,却无法阻挡高澄的篡位步伐。毕竟,大权在高澄手里。三天后,高澄把孝静帝囚禁在含章堂,“烹(荀)济等于市”。然而,在准备杀死孝静帝时,高澄被厨师兰京刺死。得知高澄被杀,孝静帝高兴的对左右说:“高澄之死真是天意,是朕该掌权的时候了。”然而,他的话音刚落,高澄的弟弟高洋就杀了出来。比起高澄,高洋更加凶残,更难对付。单看这八千士兵和数百刀斧手的阵势,孝静帝就知道自己连傀儡皇帝也做不成了。武定八年(550)五月,在十万精兵的逼迫下,孝静帝禅位于高洋。

  网络配图

  高洋即位之初,对孝静帝还算优待,封他为中山王,食邑一万户。在封地,孝静帝可以悬挂天子旌旗,用天子年号,文书可以不称臣,三个儿子也都封官食邑。孝静帝没事可干,整日和妻子饮酒、赋诗,聊以解愁,日子倒也安定。然而,这一切只是暂时的,都是高洋为赢得支持而做的政治文章。一年后,北齐政权的根基已经相当牢固,孝静帝自然也就变成了毫无必要的累赘。天保二年(551)十二月,高洋设宴款待孝静帝时,偷偷在杯中下了毒,孝静帝没有防备,结果中毒而死。随后,他的三个儿子也被高洋杀害。

  十一岁即位,二十七岁禅位,二十八岁被杀,孝静帝在悲愤中走完了屈辱的一生。孝静帝的第一个年号是“天平”,但象征权力的指针却始终没有青睐过他。在专制主义社会里,权力只能偏向于一方,要么大臣遭殃,要么权臣跋扈。从建国,到禅让,到灭亡,东魏的政权被高欢父子控制,孝静帝只有任人宰割的份。活着的时候,被人称作“痴人”,骂作“狗脚”,指责“谋反”;死后,这些遭际竟然还要白纸黑字的录入正史。与汉献帝刘协、宣统帝溥仪等人相比,孝静帝元善见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傀

官方首页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订阅RSS | 幸运抽奖